主要功能和特点适用于各种性质的含硫原油具有油溶性-水中分散特性,对油和水及气态H2S及有机硫能全方位的作用;在多项介质的环境,对H2S选择性好,除硫效率高;加药量小,反应快,脱硫效果显著,降低幅度大。产品对钢铁几乎无腐蚀;产品不含盐,不易造成析盐;加注工艺简单。加药主要通过计量泵,能耗很小;石化脱硫剂脱硫剂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脱硫反应。石化脱硫剂原油脱硫剂反应后,生成物性能稳定,受热不易分解,能生物降解;生成物为水溶性稳定的有机多硫化合物,在联合站破乳脱水工艺处理后,随水排出-可注回油井,或排入废水处理厂,不随原油带入炼油厂。
煤中的硫在热解和气化中产生H2S、COS、CS2等有害有毒气体。不仅腐蚀设备,而且能使后续工段的催化剂中毒,严重的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煤气净化油气是中高温脱硫剂的研究已成为洁净煤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锌基脱硫剂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脱硫能力,还要易于再生。锌基脱硫剂的再生性能较差,低温再生时候易形成ZnSO4,高温下再生石化脱硫剂氧化锌脱硫剂其比表面积降低,当温度高于600℃时,单质锌会挥发,导致石化脱硫剂氧化锌脱硫剂大量损失,在其中添加一些其它金属,能很大的提高脱硫过程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世界化石能源资源已探明储量大约为9842亿吨、石油约为1434亿吨、天然气约为14.640万亿立方米。如果没有新能源的补充,石油和天然气将在几十年内近于枯竭,而煤炭则可供使用169年。而为了提高煤炭的燃烧发电效率,为此提出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而在大量使用煤炭的情况下,脱硫剂的作用起到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我们解决煤炭燃烧所排烟气的危害。 由于氧化锌脱硫剂其脱硫活性好、精度高,在我国化学工业中通常采用氧化锌作为脱硫剂,优质固体石化脱硫剂氧化锌脱硫剂与H2S发生化学反应生成ZnS,使气态硫固化,降低了H2S的毒性。脱硫后绝大部分的氧化锌已转换为硫化锌而失去活性。
从20世纪中期至今,关于石化脱硫剂脱硫剂的制备工作已经有世界范围内的众多科研机构和学者进行了不计其数的试验和研究。如今被用在中石化脱硫剂高温煤气脱硫剂中的活性组分主要可以为两类:单一金属氧化物和复合金属氧化物。虽然石化脱硫剂煤气高温脱硫剂的研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工业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针对目前高温石化脱硫剂脱硫剂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今后脱硫剂的研究进行了分析。
①为防止向沼气中投加的空气过量,应定期化验脱硫塔出口沼气中O2的浓度,氧含量应控制在1%以下。②不但要定期检测脱硫前沼气中H2S的含量,还要检测脱硫后H2S的含量,当脱硫效率低于90%时,说明脱硫剂已经接近饱和和硫容,石化脱硫剂脱硫剂已失效,应更换石化脱硫剂脱硫剂,可从脱硫塔底部放掉部分失效的脱硫剂,在从顶部补充新的脱硫剂。③为保证脱硫效果,脱硫塔内氧化铁的装填量应保证反应层高度与脱硫塔直径之比大于3~4。注:定期检测脱硫罐内的O2含量以及脱硫前后H2S含量,可配置一台便携沼气分析仪Gasboard-3200Plus,实时获取现场工艺参数,以控制空气进入量,确定脱硫剂换新时间,保证石化脱硫剂脱硫剂再生效果与脱硫效率。
目前,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是二氧化硫的重要来源。石灰石-石膏法在电站锅炉中广泛应用,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半干法脱硫工艺对于中小型锅炉有很好的适应性,而半干法石化脱硫剂脱硫剂活性是决定该工艺脱硫效果的核心因素。半干法脱硫技术多采用低硫煤为原料,而燃烧后产生的粉煤灰具有高碱性,因此在一定的含水率下,粉煤灰中的Si离子和Al离子从水中溶出与掺入的熟石灰发生胶凝反应,最终生成水合硅铝酸钙。因水合物质具有比表面积大和持水性高等特点,可通过一定的配比和加工工艺制备出具有较高活性的脱硫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结合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半干法脱硫工艺,研发出高倍率灰钙循环(NGD)脱硫技术,通过利用高速热烟气流中的SO2与石化脱硫剂脱硫剂中的碱性活性物质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从而达到脱硫目的。
因此,石化脱硫剂氧化锌脱硫剂用于中、高温脱硫时,硫容较高,而低温脱硫时硫容较低,但脱硫精度更高。根据水蒸气含量、温度和H2S平衡浓度间的关系,若操作温度和水蒸气含量均较高时,H2S的平衡浓度将会超过对脱硫净化度指标的要求。实际应用石化脱硫剂氧化锌脱硫时,工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如在低温变换前),则采用较低的操作温度,以保证脱硫精度,工艺气体中基本不含水时,则采用较高的操作温度,以便在保证脱硫精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石化脱硫剂脱硫剂的效能,达到尽可能高的硫容。当原料中有氢存在时,羰基硫、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等会在反应温度下发生转化反应,生成的硫化氢进一步被氧化锌吸收。噻吩及其衍生物在氧化锌上与氢发生转化反应的能力很低,因此,单独用氧化锌不能脱除噻吩类硫化物,需借助钴钼催化剂的加氢,转化成硫化氢后才能被石化脱硫剂氧化锌脱硫剂脱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