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既会对我国的能源战略产生重要影响,也是我国经济、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本文对以单一金属氧化物和复合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的高温煤气脱硫剂煤气脱硫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多样化的复合金属煤气脱硫剂脱硫剂制备、硫化及再生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目前,我国雾霾频发,大气污染状况严重,而燃煤排放被当作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大量的低阶煤由于热值太低得不到充分利用。基于这一国情,有限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高效转化与清洁利用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煤中的硫在热解和气化中产生H2S、COS、CS2等有害有毒气体。不仅腐蚀设备,而且能使后续工段的催化剂中毒,严重的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煤气净化油气是中高温脱硫剂的研究已成为洁净煤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锌基脱硫剂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脱硫能力,还要易于再生。锌基脱硫剂的再生性能较差,低温再生时候易形成ZnSO4,高温下再生煤气脱硫剂氧化锌脱硫剂其比表面积降低,当温度高于600℃时,单质锌会挥发,导致煤气脱硫剂氧化锌脱硫剂大量损失,在其中添加一些其它金属,能很大的提高脱硫过程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世界化石能源资源已探明储量大约为9842亿吨、石油约为1434亿吨、天然气约为14.640万亿立方米。如果没有新能源的补充,石油和天然气将在几十年内近于枯竭,而煤炭则可供使用169年。而为了提高煤炭的燃烧发电效率,为此提出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而在大量使用煤炭的情况下,脱硫剂的作用起到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我们解决煤炭燃烧所排烟气的危害。 由于氧化锌脱硫剂其脱硫活性好、精度高,在我国化学工业中通常采用氧化锌作为脱硫剂,优质固体煤气脱硫剂氧化锌脱硫剂与H2S发生化学反应生成ZnS,使气态硫固化,降低了H2S的毒性。脱硫后绝大部分的氧化锌已转换为硫化锌而失去活性。
煤气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是一种煤气脱硫剂固体脱硫剂,有无氧气存在均可脱硫。其原理是将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化学吸附到脱硫剂的小孔中,改变其化学组成从而净化气体。当煤气脱硫剂脱硫剂达到饱和后,即其不再具有脱硫能力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如采用水蒸汽进行汽提再生。但是,氧化铁脱硫剂在长时间使用后,其活性会不断下降,如其中的小孔被一些杂质物所堵塞,这时脱硫剂就失活了,但当反应体系有微量氧存在时可提高其脱硫活性,延长使用寿命。废煤气脱硫剂脱硫剂可以回收其中的活性成分。
煤气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是广泛使用的干法脱硫剂,通过构建两种硫化的煤气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表面在O2气氛下发生再生过程的气固模型,得到了硫化的煤气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的再生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关于H2S与氧化铁脱硫剂的脱硫过程,主要存在生成H2和生成H2O两条脱硫路径。研究表明:这两条脱硫路径是竞争性的。在脱硫过程中,煤气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起到了两种作用:一方面,在H2S的解离过程中,煤气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起催化剂作用并生成H2;另一方面,在生成H2O的路径中,两个氢原子夺去了煤气脱硫剂氧化铁脱硫剂表面的O原子,同时S原子填补了被夺取的O原子所在的位置,氧化铁脱硫剂参与了反应,起到了反应物的作用。经过两条不同的脱硫路径会产生两种硫化表面,在生成H2的路径中,S原子吸附在表面的Fe顶位,我们称之为“硫吸附表面”,在生成H2O的路径中,表面的O原子的替代导致脱硫剂的降解,我们称之为“含硫表面”。无论脱硫过程生成的产物是H2还是H2O,H2S在表面的解离是脱硫过程中所经历的共同步骤。在脱硫过程中含硫表面的形成会导致H2S脱硫剂表面的解离活化能垒升高,对脱硫过程不利。在脱硫剂表面掺杂第二金属Co、Cu和Zn可以有效的降低H2S在氧化铁脱硫剂表面解离的活化能,有利于脱硫过程的进行。氧化铁表面的原子空缺会影响其脱硫性能。表面Fe空缺的存在可以有效的降低H2S解离的活化能,有利于脱硫过程的进行,而表面O空缺的存在导致表面金属活性位消失,对脱硫过程不利;O2气氛不仅可以再生硫化的脱硫剂,还可以修补脱硫剂表面的O空缺。氧化铁脱硫剂两种硫化表面都存在两条相互竞争的再生路径,且其决速步骤都是O2的解离。因此,降低O2解离。因此,降低O2解离的活化能有利于再生过程的进行。另外在O2的气氛下,表面O空缺的修补很容易。因而在O2气氛下再生,可有效的改善氧化铁脱硫剂的脱硫性能。